前几天上市的小米SU7 Ultra,雷军在开卖前希望年销量能破万,结果发布后2小时就达成了目标。
但是,正式售价和预售价相差了接近30万,这个跨度在汽车行业来说是史无前例的,这也是所有人都觉得便宜的根本原因。
法拉利、兰博基尼、保时捷两秒级加速的跑车售价都是千万以上,即便新能源时代更容易获取大马力,但能要跑到这个级别加速成绩的车依然很昂贵。
一般的电动车没有复杂的多档变速箱,而且高速状态电耗巨增,所以极速是电动车的大软肋。
通常极速能够350km/h的车型,都是一些超级昂贵的顶级超跑,给大家举几个例子感受一下:法拉利F80,售价2600万人民币;迈凯伦W1,售价1800万人民币。
圈数排名前4的车型中,保时捷Taycan Turbo指导价199.80万元,极氪001 FR售价76.9万元,仰望U9售价168万元,小米SU7 Ultra是最便宜的,同样也是最快的。
但是在高性能车领域,驾驶员是否能获得良好的操控体验,以及是否能跑出超快的圈速才是重点。
小米2021年才正式宣布造车,三四年就让小米SU7Ultra登顶国内性能车榜首,而且在各大赛车场屠榜。
此前的极氪001FR和仰望U9,都属于传统大厂的产品,他们的根基更深厚,但是拿出来的性能都没有小米极致。
但是,52.99万的定价实在太有吸引力,仅仅两个小时大定破1万,这个订单量雷总肯定这会儿笑得合不拢嘴了,因为这放在燃油高性能车中都找不到对手,就算放在国内的家用纯电高端车型当中,这个销量速度也堪称光速。
从价格的绝对值来看是很贵的,但是具体到小米SU7 Ultra这款车,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很便宜。
无论是从工程师的维度,还是从市场价值的维度,还是从流量的角度,其实我都非常想入手。
看似这么多的不合理之处,反而展示了小米作为汽车行业新手的大胆和放手一搏的决心,将旧规则全部打烂,然后自己建立新规则。